近日正值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,切实提升辖区应对极端天气和突发灾害的综合能力,安阳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文峰区应急管理局,走进南关街道开展防灾减灾“夜间大课堂”活动。各社区主要负责人及副主任、辖区物业负责人、小区楼院长等基层防汛骨干力量齐聚一堂,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,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汛防线。
活动伊始,文峰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以“防灾预警全链条应对”为核心,围绕三大板块展开系统讲解。从灾害预警的类别划分与等级判定入手,清晰解读不同预警信号的含义与风险程度;详细介绍预警信息的官方发布渠道、传递流程及基层接收要点,确保信息“不滞留、不偏差”;重点阐释收到预警后的行动指南——从家庭应急物资清点到社区疏散路线确认,从邻里互助信号约定到特殊群体帮扶方案,内容覆盖灾前预防、灾中自救互救全场景,讲解深入浅出,让基层工作者听得懂、记得牢、用得上。
“防汛是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‘生死战’,容不得半点松懈!”南关街道办事处主任杨珊在总结发言中,以“五个必须”为基层防汛工作定调:风险预警响应要“快准稳”,确保第一时间激活应急机制;预案演练要“真管用”,杜绝“走过场”,让演练成为实战预演;隐患排查整治要“零容忍”,对低洼地带、排水管网等关键区域逐项过筛;应急准备要“拿得出”,保证沙袋、水泵等物资“随用随有”;宣传动员要“全覆盖”,通过楼栋群、宣传栏等载体,让防汛知识走进千家万户。她强调,要以“最高标准、最严要求、最实作风”压实责任,确保预警及时、转移果断,筑牢防汛“安全堤”。
理论落地离不开实践支撑。活动尾声,专业技术人员化身“教练员”,现场演示应急照明系统、救援喊话设备的操作要点,指导参会人员实操水上救援机器人、救援皮划艇等专业装备,让“纸上知识”转化为“手上技能”。同时,现场组织防汛沙袋装填、应急物资清点,并模拟险情开展群众转移演练,从集合点名到有序撤离,每个环节紧扣实战标准,进一步强化了基层“防大汛、抢大险”的应急处置能力。
此次“夜间大课堂”通过“市县联动、教练结合”的模式,既夯实了基层防汛救灾的理论基础,又提升了实战操作能力,为筑牢辖区安全防线注入了强劲动力。下一步,文峰区将持续深化防汛备汛工作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织密织牢防灾减灾防护网,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